又大又黄又粗又爽的免费视频_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_欧美一区二区日韩国产_亚洲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片不卡

【風(fēng)味人間】安 慶 閑 心

來源:總部 時間:2020-09-10 瀏覽量:10000

北京時間早晨8:00,北上廣的上班族被擠在黑壓壓的地鐵里,安慶人飯后已遛完一圈準備步行上班了。

漂一族的眼中,大城市的每一粒塵土里都是夢想。于是每天焦慮在趕點的路上,休閑卻往往成了奢侈品。回頭細品,更真實的生活其實在別處,在這燈紅酒綠,都市霓虹之外如安慶般的小城故事里。

這是一座可愛的江邊城市,盛產(chǎn)白米魚蝦和市井閑情,從早到晚都能從街巷里弄飄出噴香的美食味道。

一個地道的安慶下午,是在吳越街口的黃梅戲樓上聽聽戲,喝喝茶,翻幾頁當天的《安慶晚報》,吃幾口墨子酥;或者是步行到江邊,釣釣魚,遛遛狗,待夕陽西下,三步兩腳晃到江邊回族人開的牛肉面館里,要一碟老奶奶花生米,就著香辣的牛骨頭、牛雜湯美美喝上一壺。

安慶人被外地人貼得最多的標簽是好吃、愛玩。在安慶,有名的小吃店很多,像北正街的江毛水餃,宜家花園街的何老三餛飩、雙井南街的韋家巷湯圓、東圍墻街的豬肝肉圓湯……品種之多,味道之細膩絕非江北所能比。

而最能體現(xiàn)安慶人生活情趣的還要數(shù)包子,它們和安慶人唇齒相依,點亮了小城人民的黎明和黃昏。需要排隊才能吃到的包子鋪,在這座城市并不少見。最有名的莫過于早晨大南門老李家的豆腐牛肉包,和日落時墨子巷子里的伍有香湯包。令人無比回味的倒不僅僅是包子的汁多肉滿,更多的是等候包子出籠的那份曼妙心情。為了彼此不起爭執(zhí),來買的人往往約定俗成,用鑰匙扣、打火機、發(fā)夾等隨身攜帶的物件在桌上占次序。一籠湯包只有約四十枚,包子一出籠,候的人有時為了賭氣,把排隊耗掉的光陰補回來,張嘴就把半籠要了去。每到這時,人群立馬就會有人起了牢騷,“做么四篩(方言,意為‘怎么回事’),又要等一鍋了喂……”。說話這人這節(jié)奏極有情趣,是沉浮城市數(shù)載,吞吐煙火半生,才會有的輕盈淡定。說的人其實也并不真生氣,轉(zhuǎn)臉又會和身旁結(jié)伴前來的鄰家二嫂說起家長里短。

見過最有意思的,是一個五十多歲的矮胖大媽。她每周會按時來伍有香湯包店一次,每回都只買四十二枚,均勻分成七份裝包,照她的說法,她會每天早晚各吃三枚,一天不落。想來她是在安慶,要是在以面食為生的北方,怕是每天都要被公婆數(shù)落上幾回了。

所謂“一茶一飯,皆有因緣”。這樣有情趣的活法,也只有在安慶般的小城,有的是小山小水小巷小樂趣,不用在大都市擠得前胸貼后背,不用著急賺錢好像得了失心瘋。

在安慶,有一位加拿大的外教朋友Stephen,他來安慶教書八年,因這份貢獻,今年剛被省政府授予了“黃山友誼獎”。常被問到留下的原因,他會說,你想過么,一座城市既有山水,又有戲曲,閑了可以看看江邊的日出晚霞,不同的時令可以吃到鮮美的江魚,無論到哪,打車絕不會超過五塊錢……這種生活,哪里能比呢?

這句話,雖從一個外國人的嘴里出來,卻是對安慶最好的概括。小日子就是這般,雖粗茶淡飯,卻樂得逍遙,守得一份閑情,將那些細碎的時光都全權(quán)交給小城,沒事咂咂嘴,晃晃腿,溜達找食去!


(集團總部  良鹿)